這種立克次體疾病由犬艾利希體(Ehrlichia canis)所引起,由一種棕色犬壁蝨(Rhipicephalus
sanguineous)媒介。艾利希體病與焦蟲病以及血巴東病等可能同時發生。
血小板破壞的增加及血小板產生的減少會造成血小板減少症與出血。

犬艾利氏體症,又名熱帶性犬泛細胞減少症(tropical canine pancytopenia ; TCP),病原乃犬艾利希氏(Ehrlichia canis), 是一種立克次體,其寄生在單核球及淋巴球之細胞質內液胞中。

其病媒為一種棕色犬壁蝨-Rhipicephalus sanguineus。該病原可致發燒、沈鬱、厭食、角膜混濁、再生性或非再生性貧血、重度白血球減少症及血小板減少症; 由於血小板減少,可進而引致流鼻血,粘膜與皮膚出現出血斑及末梢水腫,重症者死亡。

臨床上以血液或血塊黃層(buffy coat)染色鏡檢診斷犬艾利體氏體一般很困難,因為感染之單核球在末梢血液中比例很低。治療則以四環素類之抗生素為主,而亦不可忽略壁蝨之清除及環境之消毒於控制該症之重要性。

艾利希氏體病(Ehrlichiasis)是一種由立克次體所引的血液病,感染犬隻之Ehrilichia 主要為E.canis及E.platys 。

E.canis分佈之區域很廣,美國已有感染E.canis人之報告,其傳播媒介主要是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台大家畜醫院曾於1978年及1980年,分別在1隻德國狼犬之單核球及淋巴球與嗜中性球等白血球之細胞質中發現到E.canis 之桑椹體,E.canis之感染犬會造成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狀。E.canis常與焦蟲病共同感染,共同感染時的病況常比單獨感染為嚴重,在我國此二者共 同感染之研究報告尚未見到。

傳染性週期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種犬隻血液寄生蟲疾病,屬於立克次體屬,病原為Ehrlichia platys。主要寄生於血小板內1978年由Harvey首次報告,台灣尚未有正式報告。感染犬隻的臨床症狀為體溫升高、抑鬱、體重減輕、葡萄膜炎與貧血。
Simpson等證實犬棕色壁蝨媒介本病原犬隻經靜脈注射接種後,其潛伏期為7-12天。在接種後第7-14開始出現蟲血症 與血小板減少症。出現貧血是在接種後第7天。明顯血小板減少症是在接種後第14-21天。再重現蟲血症與血小板減少症,是在接種後第24-28天。血液學 變化為輕度貧血,屬於正球
性正染性貧血; 白血球減少症與週期性血小板減症。臨床生化學為血清鐵、總鐵結合能力、但白蛋白與血鈣等值降低; 而球蛋白增加。本病的診斷方法是從已染色的血液抹片中血小板,拔到病原體的包涵體與/或桑椹體,但檢出率並不高。
可用間接螢光抗體檢查法與avidin-biotin免疫過氧化霉複合物免疫細胞血染色法,亦是甚佳的診斷方法。
本病的治療以四環素、氯黴素、imidocarb dipropionate與amicarbalide等藥物甚有良效、同時要驅除犬壁蝨,以預防之。

有一些細菌性感染症是藉由壁蝨的叮咬來做為傳播媒介,通稱為壁蝨傳播性疾病(tick borne disease)。在犬科動物身上較常被確診的壁蝨傳播性疾病二種,包括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的萊姆病(Lyme disease)以艾利希氏體(Ehrlichiaspp.)感染的艾利希氏體有四種,分別是:Ehrlichia canis , Ehrlichia platys , Ehrlichia equi和Ehrlichia risticii,其中以E.canis感所引起的臨床症狀最嚴重。艾利希氏體是一種絕對細胞內寄生性的細菌,寄生在受感染動物的白血球或血小板內。在犬 科動物體內E.canis和E.ristici的侵襲對象以單核球為主; E.equi主要在多核白血球(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內,以嗜中性球為主;E.platys 則僅侵犯血栓細胞(thrombocyte)和血小板。

同義詞:
又稱為犬熱帶性泛血球減少症(Tropical CaninePancytopenia )、犬立克希體病(CanineRickettsiosis)、犬傷寒(Canine Typhus)、犬出血性熱(Canine Hemorrhagic
Fever)、特發性出血性症候群(Idiopathic hemorrhagic Syndrome)。由Ehrlichia canis 所引起的一種犬傳染性血液疾病。

歷史:
1935年Donatian與Lesquard首先在非洲阿爾及利亞所發現。1963在年新加坡的英國軍犬亦發現。1967年 馬來西亞受訓軍犬送到越南, 翌年,1968年越南美軍軍犬發大流行,造成相�禨牧漲漱`率。除了東南亞外,此病也發生在中東、波多黎各(中美)、維京島(Virgin island)及美國佛羅里達州(Florida)等。台灣亦在1978年由沈首次在德國狼犬發現本病原。
品種:

以德國犬造成嚴重病徵。人工接種實驗發現純種犬或進口犬比本地犬及雜種犬易感染,發現也較嚴重。本病也常與其它血液寄生,如犬焦蟲、犬肝簇蟲等共同感染。 混合感染者比感染艾利希氏體病(Ehrlichiosis)較為嚴重。根據本院調查發病犬隻,以洛威拿、雜種犬為主。又以四歲以下犬隻最具感受性。

季節:
在美國犬隻多發生於晚夏季及初秋的季節。但在熱帶及溫帶地區,差不多每個月份犬隻均會發病。
因為本病多呈慢性感染,犬隻可耐過數年。所以一年內任何季節,甚至連沒有壁蝨出現的時期,也有發生之病例報告。本院調查台中地區病例似無月份的關係。
傳播:
由壁蝨媒介的疾病:犬棕壁蝨(Rhipicephalus sanguinens)乃是主要傳播者。E.canis先在壁蝨唾液腺細胞、中腸細胞與血球細胞中繁殖。壁蝨叮咬犬隻時,E.canis由這些細胞釋放 出,然後感染正常犬隻。急性時,E.canis桑�疻擐s於血液中單核球與淋巴球中,在復原犬中則少見桑椹。E.canis在犬棕壁蝨體中保存155天以 上或甚至更久。
蚊子、跳蚤亦可能媒介。

生活史:
介於邊蟲與血巴東蟲間,乃由基本體(elementary body-單獨的艾利希體有機體)變為初體或包涵體(initial或inclusion body),此乃為未成熟之有機包涵體; 然後再變為桑椹體(morulae)-此為成熟有機包涵體(mature organismid inclusion)。以二分裂法繁殖。

臨床症狀:
貧血、厭食、沈鬱、毛髮粗剛易於脫落、結膜潮紅、角膜混濁、畏光及陰囊表皮潰瘍。
患犬常呈單側或雙側性流鼻血(60%),此為非常明的特徵。本院調查犬隻病例未有流鼻血等特別症狀。其它症狀包括貧血、淋中腫大、陰囊及四肢水腫、腹部瘀血斑、陰莖黏膜以及
結膜也有紫色點狀出血,體重減輕、呼吸因難、燒、嗜眠及眼前房出血。急性發病者,病犬在24小時內死亡; 慢者病犬隻多在5-7天內死亡。

1、 發燒期(Ferbrile stage):
突然發燒(2-10日),體溫多在39.5-41.7度間。病犬活動性降低,體重減輕。40%病犬有四肢及陰囊水腫,水腫會持續2-3 天;
最重者水腫可達2-3週。此外,20%病犬有嘔吐現象。60%病犬有單側或雙側性流鼻血、角膜混濁、眼前房出血、結膜炎、淋巴腺病等。

2、 亞(次)臨床期(Subcilinical phase):
此階段除了血液像不正常外,其它皆無不正常的臨床症動出現。是其血液相有變化。

3、 終(末)期(Terminal phage):可分為兩型。
(1)
第一型泛血球減少症:接上期,但與下一型並無明顯的區別,只是沒有出血。但為了分類上目的,才定為泛血球減少症(pancytopenia)。其臨床症狀無法與亞(次)臨床症狀區分,�銡鄖洃早P死,亦無臨床症狀出現。
(2) 第二型流鼻血者:指病犬有一次或多次流鼻血,又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期。
急性期:病犬在2-5天(第一次發現流鼻血後)死亡。若是輕微流鼻血,給予治療可活7-21天;
但犬隻若有嘔吐、脫水、四肢嚴重水腫、缺氧、體重減輕、眼前房出血、角膜不透明、肺炎及二次性細菌感導致菌血症而死亡。
慢性期:輕微流鼻血,陰莖有瘢狀出血,或在趾間內面紫色點狀出血。若出血後有熱病,四肢水腫則是瀕死症狀; 若僅是慢性流鼻血,病犬耐過後,就成為泛血球減少症。

在發病初期臨床上病犬呈現高熱、厭食、沉鬱、呼吸急促。三日後流鼻血,口腔粘膜蒼白並有出血斑,耳翼及腹部皮膚可見紫色斑,有時呈現運動失調、顫抖、痙攣等神經症狀。

(一)、E.canis感染:
E.canis感染症又稱為犬艾利希氏體病(canine ehrlichiosis),本菌在犬科動物間的傳播是藉由棕色犬壁蝨(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brown dog tick)的叮咬來進行,壁蝨吸食早期感染E.canis之犬隻的血液便有可能遭受感染,受感染之間可能因接觸而互相傳染,但母壁蝨介卵傳染 E.canis到下一代的情況則不會發生。犬艾利希氏體病包括為期8至20日的潛伏和持續2至4 週的急性期。

在急性期這段期間,病菌會大量繁殖並隨著血流散佈至全身各,伴隨出現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振、精神不佳、出血性體質(瘀血斑、血尿、血 便等)、體重減少伴隨全身性的淋巴腺病等非專一性症狀。大多數的犬在急性感染期都能存活而進入慢性期,至於症狀不顯期(subclinical phase),若犬隻的免疫能力較差,則感染症往往會進入慢性期,至於症狀不顯期的時間長短可僅1至3 個月,亦有可能持4到5 年。
E.canis感染若進入慢性期,呈現的臨床症狀亦相當模糊而不具特異性,較嚴重的病徵多肇因於嚴重貧血及血小板缺乏症、二次感染、多發性關節炎以肝腎功能、生殖系統的異常。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欲區分病犬正處於感染之急性期或慢性期並不容易。

(二)、E.platys感染
E.platys感染症又稱為犬傳染性週期性血小板缺乏症(canis infectious cyclin thrombocytopenia;
CICT),,目前認為本病原在犬科動物間的傳播亦是藉由棕色犬壁蝨的叮咬。和其他艾利希氏體不同的是,E.platys只感染血小板而非白血球。急性 E.platys感染會週期性地起血小板菌血以及隨即發生的血小板缺乏症,另外亦有可能引起犬隻全身性的淋巴腺病等。犬隻罹患本病在臨床上除了輕微發燒外 並不會出現他病徵,即使正處於嚴重血小板缺乏之週期時犬隻也甚少出現出血症狀。

(三)、E.equi感染
E.equi會感染馬、狗、貓和羊等動物之嗜中性球,目前雖然亦認為本菌在犬隻間的傳播也是藉由壁蝨的叮咬為媒介,但本病在犬科動物確定的傳播媒介、傳播 方式、傳播源以及潛伏期等目前仍不輕楚。雖然E.equi感染馬匹會導致嚴重的臨床症狀產生,但在其他動物體內,則僅會造成輕微或不顯性感染。

(四) 、E.risticii感染:
在實驗的情況下犬隻對於E.risticii的感染亦具感受性;至於犬隻自然感染的病例則尚未出現。雖然馬匹遭E.risticii感染會產生嚴重的臨床症狀,但犬隻則僅出現輕微或不明顯之
症狀。本菌在犬科動物間的傳播媒介、傳播方式、傳播源和病性至今仍不清楚,由於實驗感染E.risticii的會犬隻並未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因此自然感染的犬隻有可能不出現任何症狀的情況上,成為本病的傳播源。

臨床可見病原體在感染之單核的細胞中複製,桑椹體-犬艾利希體之細胞內包涵體
,一般發生在急性期白血球之細胞質,但出現得很短暫且數目很少,故經血檢不易,所以建議利用間接螢光抗體測試法(IFA)對犬艾利希體抗體做專一性檢測。而臨床上此期亦可見
眼部之異常-前葡萄膜炎,患犬會出現結膜炎;、角膜水腫、縮瞳及角膜的沈澱物,重症者會因繼發於血小板之減少,而引起眼前房出血、網膜下出血及脫落,甚而眼盲。

肉眼病變:
外觀:體表可見許多犬壁蝨(Rhipicephalu sanguineus)
肺臟:心外膜及心內膜可見點狀出血。
肝臟:腫大呈淡黃色澤。
脾臟:腫大呈暗紅色澤。
胃:粘膜可見許多出血。
大小腸:粘膜可見許多出血。
腎臟:被膜下可見許多大小不一呈暗紅色斑狀出血。
膀胱:粘膜可見點狀出血。
組織病變:
大小腦:腦實質的血管周圍可見淋巴球及漿細胞(Plasma cell)之浸潤。腦膜可見淋巴球及漿細胞之浸潤,其中又以漿細胞為主。
肺臟:水腫及瀰漫性出血,支氣管腔可見許多紅血球及粉紅色均質物。在血管周圍可見淋巴球及漿細胞之浸潤。
心臟:心外膜及心內膜可見山血。
肝臟:在門脈三角區周圍可見淋巴球及漿細胞之浸潤。
脾臟:淤血,可見漿細胞的數量增加。
胃:粘膜及粘膜下層可見出血。
腎臟:局部出血,絲球體周圍有許多漿細胞之浸潤,間質可見漿細胞及少量淋巴球浸,腎小管腔可見玻璃樣圓柱。
膀胱:粘膜可見出血。
臨床病理變化:
本患犬在血檢中另可見貧血及血小板減少; 因為此症早期有明顯之骨髓增生,隨著病漸進,骨髓內細胞元素耗盡,造成骨髓發育不全
。而血小板減少並非生產減少症以高比例發生在本症之各期,但其絕對性計數與出血之嚴重度不一定相關,且每天波動不定,至於血小板是否喪失其功能,直接與感染或高球蛋白有關。至於本類病症之白血球減少,一般發生在感染後3-4週,而本患犬正有此傾向。
患犬AST, ALT, ALKP之及值上升乃因貧血致肝細胞缺氧而功能異常; 而BUN值上升乃因原發性腎性氮血症併發絲球體腎炎及腎臟間質漿細胞增多所致,進而使絲球體濾過功能降低,引發蛋白尿,所以患犬會呈現低蛋白血症。

要區分自然感染艾利希氏體的病例目前正處於急性期往往十分困難,原因是兩個時期所呈的臨床症狀來考量其臨床病理的異常是否和艾利希氏體感染有關。

(一)、E.canis感染
急性E.
canis感染症所呈現的異常血液相,包括持續性血小板缺乏症,不再生性貧血,為期3至4週的白血球缺乏和隨即發生的白血球增多及單核球增多。慢性期所呈現的血液相和急性期十
分類似。持續單核球增多、淋巴球增多、血小板缺乏症和不再性貧血等均是主要的異常血相。由於血液中球蛋白的大量增加,病犬往往會出現高白血症;
肝、腎功能指數是否上升,則要視肝臟和腎臟是否因長期因E.CANIS感染而造成組織器官之破壞而決定。

(二)、E.platys感染:
犬隻若處於E.platys感染之急性期,只要血液中一出現遭本菌寄生的血小板,則該會的血小板數便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急速減少(甚至低於10000/ul);
隨著受感染之血小板數目相對的減少,犬隻的血小板總數會很快在3至4日增加至正常範圍。血小板菌血症和相繼發生的血小板缺乏症會持續以1至2週之間隔再度 週期性出現。本菌感染之慢性期,犬隻體內受感染之血小板數會降低很多,於血液抹片中不太容觀察,但仍會出現週期性血小板缺乏症之異血液。
臨床病理學檢查:
1、 血液學檢查:
(1)屬於正球性貧血,非再生性貧血。紅血球、血紅素與血容比值均偏低。網織球數減少至正常。紅血球大小不同與呈串錢狀等。
(2)、ESR加快。
(3)、白血球減少症與核左轉、嗜酸球減少症、淋巴球減少症與單核球減少症。
(4)、血小板減少症。犬隻感染後第十天血小板數即逐漸下降,再經4-6天(即14-16天)才急劇減少,血小板數目在<100000/ul間,維持2-3週,同時血液中巨核細胞數目明顯增加。
在感染3-4 週後,血小板數目會增至八倍左右;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血小板釋放因子(Thrombacyte release factor)會有延遲。血小板減少症主要是被快速破壞,也縮短血小板在血液中半衰期及減少核細胞生成作用。在血片上可看到血小板形態之改變,其大小為正 常之兩倍或更大。某些
血小板周圍膜不明顯或是已消失的現象、其染色質顆粒集中在細胞質中央而示濃染。由於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均有減少,故稱為泛血球減少症。

2、 尿液檢查:自然感染犬隻會有蛋白尿,因免疫抗體增加或腎損傷高體溫所致。而人工接種者則無蛋白尿。
3、 臨床生化學檢查:
(1)總膽紅素量正常,顯示非血管內紅血球溶血所致。

(2)SGOT與SGPT均增加,但肝功能正常,顯示因紅血球數目少而缺氧,影響肝細胞而輕微漏出這些酵素。

(3)BUN增加,可作為病後最好的指標。當BUN值>35mg/dl時顯示腎功能有損傷,預後不良。如病犬初期照常活動(8-12日時),BUN 值升高,經幾個月後值可升高至40mg/dl經數天休息後,BUN值又回復正常。若經休息後,值>60mg/dl,犬隻則接近瀕死。

(4)總蛋白質增加。1/3病例會>8.0g/dl,電泳後以IgG為顯著增加。但是由於泛血球減少症,近瀕死時,總蛋白質量會明下降。

(5)鹼性磷酸霉:不會升高。
4、 凝血時間:凝血時間及凝血霉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均正常但流血時間延長至30分鐘(正常者
5分鐘)。

血檢顯示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出現細胞質內含顆粒、液胞之巨噬化單核球; 而在單核球及淋巴球中可見卵圓形及橢圓形之桑椹體,故診斷犬艾利希體症(canis ehrlichiosis)。血清生化學檢查之主要異常有AST, ALT, LDH, ALKP, BUN值之上升及白蛋白值之下降。

診斷:
寄生蟲檢查:
血液抹片染色後可見寄生於單核白血球細胞質內之犬艾利希體原蟲(Ehrlichia canis),呈粉紅色緻密的包涵體。

(1)、血片中檢出E.canis的包涵體或/與桑椹體在白血球細胞質中(淋巴球與單核球),同時參考臨床症動(流鼻血、發燒、易出血及泛血球減少症等)。
(2)、間接螢光抗體法。
(3)、白血球層抹片檢查。
(4)、骨髓檢查:骨髓中易檢出桑椹體; 巨核細胞減少與低細胞性。
(5)、補體結合試驗。
(6)、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犬艾利希體呈球狀或卵圓狀,0.4um大,由雙層膜包圍,而含有細的纖維絲及顆粒,此顆粒呈聚集或是散播狀。

免疫螢光法(immunoflurescent assy , IFA )是目前較廣泛使用在臨床診斷E.canis感染的方法。E.
canis感染犬隻後7至20日,便可以測到病犬的血清抗體力價,抗體力價會持續上升,至80日左右達到最高;
直到犬隻接受藥物治療後,體內的病原完全清除時,其血清抗體力價才會開始下降。若持續數個月均呈IFA陽性,則可視為該犬正遭此菌的感染。由於不同種的艾利希氏體之間並沒
有抗原交叉反應,因此IFA亦可用在感染的診斷上。目前,以IFA來診斷E.platys 感染仍是一常用的方法,如同診斷E.canis感染一樣;
僅測到一次血清呈陽性反應僅代表該犬曾遭此病原感染,除非持續數個月均呈抗體陽性(且力價未下降)方可視為目前仍呈感染狀態。以觀察染色之血液抹片,尋找 白血球或血小板�漯熔茧艄]涵體來診斷艾利希氏體感染狀態。以觀察染色之血液抹片,尋找白血球或血小板內的細菌包涵體來診斷艾利希氏體感染是相當花費時間 且不可靠的,因在慢性感染階段,
含有細菌包涵體的細胞數目往往相當少且出現的時間甚為短暫。近來已發展出利用聚合每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來診斷艾利希氏體感染的方法,此方法可敏感染且專一地偵測出犬隻體內艾利體的核酸;
若配合IFA和血液抹片染色法,可大幅提升評估犬隻是否正處於感染艾利希氏階段的能力。

病犬於初診之血檢及血清生化學檢查呈現小球性高染性再生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
血液抹片可見細胞質內含顆粒與液胞之巨噬化單核球及犬艾利希氏體之桑椹體(morulae)於淋巴球與單核球; 而AST, ALT, LDH, ALKP,
CPK及BUN值上升,白蛋白值下降。配合臨床症狀,診斷為犬艾利希氏體症(canis ehrlichiosis)。
判讀:

發熱、厭食、下痢等造成脫水症所以血清總蛋白質量及白蛋是均升高。免疫系統受刺激後可能有血清球蛋白量的升高。若MCV值低、網織球數目減少等可初步假設其對失血性貧血可
能有再生不良及不反應現象,此時做骨髓抹片的細胞學檢查則更能證實。球菌狀的艾利希體可在單核球良細胞質內看到。淋巴球破壞及骨髓受抑制等均導致泛細胞減常症。
治療、控制、預防:
1、 Sulfapyridine有效; 而青黴素、鏈黴素或紅黴素等效果不佳。
2、 口服或注射四環素(每公斤體重66mg 或每磅體重30mg); 在早期發燒給予最有效,在24小時內減低其流鼻血;
但在未期無效。人工感染前兩天給予四環素,持續14天給藥,可預防感染。同時四環素對立克次體有效。
3、 肌肉注射dexamethosone或adrenalin,可控制早期鼻出血。
4、 給予維他命C、氨基酸與Vit. B 群等,治療食慾減退。
5、 輸血200-600ml ,可延長生命數週,輸血療法效果差。
6、 給予止血藥(Vit. K),以改善其流血時間。


目前已一些抗生素可有效地治療艾利希氏體感染症,如Tetracycline, Oxytetracycline, Doxytetracycline,
Minocycline和Chlorampfenical等等。其中以四環素類抗生素(如Tetracycline, Oxytetracycline, Doxycycline)最常被使用。治療艾利希氏體感染症的要點是;
持續投與抗生素的期長,有時會達8 週或甚至更久。Doxycycline非常適合用在E.canis感染慢性期的病犬。嚴重脫水的情況可以提供多離子輸液來矯治;
輸血應持續進行直到病犬骨髓內血液再生情況好轉為止;
防止其他對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細菌所造成之二次感染亦是重點。通常由觀察病犬的臨床症狀即可進行治療艾利希氏體感染症效果之評估。犬隻不論是處於E.canis感染的急性
期,不顯性期或是較輕微的慢性期,其精神、食慾及活動力均會在抗生素投與後的24至48小時內明顯好轉,而這些臨床表現的改善也通常會加速其恢復正常的血液相。治療嚴重的�C性E.canis感染症,除了持續投與抗生素外,尚需要給予支持療法達2至6
個月之久,直到病況善為止。若病犬因E.canis感染而造成肝腎不可回復素的傷害,則需要給予適當的維持治療。犬艾利希氏體病的預後狀況要視開始治療時,病犬正處於何種階段
的病程而定,越接近急性期開始治療,其預後情況越好。即使病犬的情況逐漸好轉,仍殺數看起來似乎已痊癒的病犬體內會再度出現艾利希氏體(E.canis或E.platys均有病例),而
臨床症狀在不久後也會再度出現。


以四環素(tetracycline),30mg/kg體重,每天二次,口服方式持續投予治療。患犬在持續治療一月後恢復良好,活潑,食慾正常,眼部病變消失,貧血及肝功能亦改善。在治療方
面包括抗立克次體藥劑及支持療法。藥物有四環素、氯黴素(chloramphieicol)、imidocarb diproprionate或amicarbalide;
一般而言,愈早治療,預後及療效愈佳。而四環素類抗生素乃最早被選擇之藥物。
Doxycycline及Minocycline乃半合成、脂溶性之四環素,可很快被吸收,在血液及組織產生高濃度。本患犬在以四環素治療一週後病情明顯 改善,眼部病變全部消失,食慾及精神�膨`,血檢中除貧血血小板減少仍存在外,血清中AST, ALT, BUN及白蛋白值都恢復正常。但在治療此類病症之同時,應考慮其他藉壁蝨傳染之血液寄生蟲潛存之可能性。

1、 預防本病主要以撲滅中間宿主犬壁蝨,所以犬隻應定期與藥浴,犬舍四周環境也應定期噴灑殺蟲劑,以期控制壁蝨。
2、 病犬早期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治療如Oxytetracycline及Doxycycline。嚴重出血時可予以輸血或注射止血劑Vit
K,脫水體弱病犬予以輸液、維他命、氨基酸等療法,促使病犬早日康復。
控制壁蝨是預防艾利希氏體感染最好的方法,除了環境及犬隻身上給予殺滅壁蝨外,引進新犬隻之前應先予以隔離並除去其身上的壁蝨;
呈IFA陽性者應立即投與抗生素,直到抗體力價開始下降為止。提供血液做為輸血用途之犬隻,應間隔4週檢測其IFA兩次,若均呈陰性反應方可開始輸血,且至少每年再測一次。若
犬隻所處之環境無法杜絕壁蝨之存在,可長期給予犬隻四環素以預防艾利希氏體之感染; 建議每日一次經口投與Tetracycline6.6mg/kg或每週2次肌肉注射Oxytettracycline
200mg均可有效治療預防。目前仍無預防艾利希氏體之疫苗,需注意的一點是:曾感染過艾利希氏體的犬隻,即使痊癒亦不具免疫力,仍有再被染感染的可能。

輸血。在整個病程中均以Minocin口服,一天一次,每次一粒。另以Gentamycin與Cephalexin預防二次性細菌感染。維他命K預防出血。以阿斯匹靈退燒。以prednisolone防止免疫�狨部C靜脈輸液療法。
公共衛生:
美國於1986年有疑似人類遭E.canis之艾利希氏體感染的病例報告,後來又陸續有一些病例被報告。目前認為人類的感染也是經由壁蝨的叮咬來傳播;
但並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人類感染E.canis的病例是由狗身上直接傳染給人。
自人體中可測出E.canis抗體,疑是人畜共同疾病。但是據報告犬型與人型艾利希體,有交叉反應現象。
討論:
本病犬的臨床症狀,如體溫升高、體重減輕、抑鬱與貧血,均與前人所言甚為吻合,但卻不見存月葡萄膜炎。且其貧血的程度又比人工接種犬更為嚴重。前人所言,其貧血屬於輕�蚰臻y性高染性貧血則有些差異。本病犬經20天治療,終仍然死於本病。
本病犬的血小板減少症非常明顯,且每隔6-8天即呈週期性回升,故有傳染性週期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專稱。E.
platys的潛伏期,Harevy認為7-12天,而Gaunt則認為10-14天,為何有這些差異,則尚待研究。犬隻感染E.platys第4天,即 可見到包涵體,而在接種後第10-14天,即可見到包涵�暺P桑椹體。明顯出現血小板減少症,是在接種後第14-21天,蟲血症與血小板減少症的再出現, 是出現在第24-48天。出現貧血是接種後第7天。故無法知道本病犬的正確自然感染�伅﹛C
據報告E.platys直接作用於病犬的血小板,進而影響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減少症是屬於再生性,因骨髓中巨核細胞會增生,但病犬骨髓的巨核細胞會增 生,但病犬在骨髓的巨核�茩M數的週期卻沒有改變,或蟲血症時骨髓的巨核細胞內E.platys 包涵體與桑椹體均沒有觀察到。
以已染色血片檢出E. platys
的包涵體或桑椹體,並不是十分可靠的診斷方法,因為蟲血症最低時,蟲體數目少或無蟲體存在,蟲血症時,血小板也自高峰下降,週期性隨時間消退,造成輕度緩慢血小板減少�g。French
建議使用間接螢光抗體檢查法。在臨床上也常遇到相似的困難,就是懷疑存有犬艾利希體病,但卻未能檢出包涵體或桑椹體,臨床獸醫師為了安全起見,仍採用四環素藥物治療。�趙f例卻很幸運的,從已染色的血液抹片中血小板檢出桑椹體。
E. platys
感染後最明顯的臨床生化學變化,為血清鐵、總鐵結合能力、白蛋白與血鈣離子等值下降,本病犬沒作血清鐵與總鐵結合能力的測定,但白蛋白與血鈣離子值均下降,與前人吻合�C
雖然犬隻感染E.platys ,亦造成白蛋白減低,但是血鈣離子濃度的降低,卻是E.platys
感染後的顯著變化,因為血鈣離子會部份與白蛋白結合,降低血清白蛋白濃度,同時亦伴有血鈣離子濃度。
犬隻感染E.platys後,造成白血球減少症的原因,是擠壓白血球到組織微血管,由循環池轉到週邊池或無效性骨髓造血作用。而E.platys
感染後,是否造成非再性貧血與鐵的擠壓,則尚不清楚; 但降低紅血球生成作用與降低循環中紅血球的半生期,是因輕微溶血,也可能是炎症性貧血的症候群。
E.platys與E.canis感染犬隻,所造成的血小板減少症,顯然有所不同。因E.platys 所造成的血小板減少症,是屬於再生性,每隔14-21天呈週期性的減少; 而E.
canis感染所造成的血小板減少症,是屬於非再性,不會出現週期性變化。又E.platys寄生於循環中血小板,在骨髓巨核細胞中不易檢出;
而E.canis寄生於淋巴球與單核球,在骨髓白血球中易檢出桑椹體。
筆者曾嘗試做動物接種試驗,惜因諸多原因,如血液量不足、無適當的實驗犬隻與干擾到正在進行的犬隻試驗,而放棄。
血液氣體頭析,發現病犬有低血氧症與鹼不足,疑因貧血所造成的。

引用自alan-chan 1999/7/20年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garla6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